热议舌尖上的中国3被指犯常识性错

  有网友昨天爆料,《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错将大口黑鲈(美国加州鲈)当成花鲈。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众网友纷纷指责节目组不该犯如此常识性错误,各种有关鲈鱼的解读和评论由此不断出现在网上。

图片来源:微博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该网友是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该网友微博信息

  《周到上海》从网上下载《舌尖上的中国》有关花鲈视频内容介绍,经过反复比对,并请上海水产研究所有关水产专家进行辨认。根据视频的内容,该专家认为,视频中太湖渔民打捞上来的是大口黑鲈,而不是节目所要表达的花鲈。同时,该专家质疑视频中部分文字表述,认为将花鲈冠以“太湖鱼中之冠”有点过头,表述不切实际。

  目前有一定上市量的还有一个种是海鲈鱼。自然界中的海鲈产自我国沿海及近河口海域,一般每年春季在大海中产卵,大部分长成小苗后游入淡水(包括太湖),冬季洄游入大海,在海里性成熟、长大,渔民的捕捞也在海里进行,“海鲈鱼”由此得名。但天然的海鲈数量不多,而海鲈养殖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养殖规模较小,因此,海鲈上市量有限,估计不足鲈鱼上市量的10%,属市场上小众产品。

  比起大口黑鲈和海鲈,产自松江的四鳃鲈鱼更显珍贵。据悉,松江四鳃鲈鱼属于洄游鱼类,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秋季汛期时“松江鲈鱼”的捕获量可达万斤。随着工业建设项目的增多,“松江鲈鱼”的洄游路线受到一定影响,加上水源污染,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捕捞量急剧下降。为了让“松江鲈鱼”重上餐桌,10多年前,上海水产专家开始进行“松江鲈鱼”人工养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工养殖的四鳃鲈鱼上市量依然非常有限。

三者体型外表明显不同,肉眼很易分辨

  那么大口黑鲈、海鲈、四鳃鲈鱼的外形等有没有区别呢?有区别的话,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水产专家告诉魔都市民:这三种鲈鱼,无论是外形还是生活习性等都明显不同,仅从外形就能容易分辨清楚。

四鳃鲈鱼/淞江鲈(图片来源:微博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大口黑鲈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明显暗纹,上市规格大都在半斤至两斤之间。相对大口黑鲈,海鲈更细长,背部有黑色星状,体型更大。大口黑鲈更多的是活体销售,而海鲈一般是冰鲜销售。”

  相比上面两种鲈鱼,松江四鳃鲈鱼体型非常小,重量一般在一两左右。仅从体型和外表分辨,专家认为,三者就有明显区别,只要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一般就不会将大口黑鲈当成海鲈或四鳃鲈鱼。

视频中太湖渔民捕捞的是大口黑鲈非花鲈

  《周到上海》在网上搜索,下载了“舌尖上的中国”有关宴席内容的视频,视频播放大概三十分钟后,出现有关太湖花鲈内容的介绍。在花鲈介绍的开始有这样一段文字:“毗邻苏州的太湖水域,出产一种太湖鱼中之冠花鲈。”对于这样的表述,该水产专家认为文字表述不切实际。

  该专家认为太湖中被大众认可的是“太湖三白”,没有“太湖鱼中之冠花鲈”之说。当然,文人墨客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意境,将花鲈看作“太湖鱼中之冠”。而之所以视频中这样的文字表达受质疑,该专家认为视频中不加说明地进行这样的表述,会让观众、听众误以为“太湖鱼中之冠花鲈”已经为社会大众所认同。

  视频在陈述完相关内容后,接下来显示的是这样一段对话:“花鲈鲈鱼有没有抓到过?”“没有啊,那种鱼少啊”“你看到过吗?”“家养的太湖有,野生的没有看到”……“好在养殖鲈鱼不难找”。“话已至此,视频想要表达的是花鲈,更确切地说视频想要表达的是养殖花鲈,但此时视频中太湖渔民鱼兜里显示的是大口黑鲈。”该水产专家这么说。

来源:新闻晨报、周到上海APP

校对:王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djfy.com/bcxx/bcxx/14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