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今重开 禹王庙会多了文化味
重庆风情 正月初七,热热闹闹的春节长假接近尾声,浓厚的“年味”渐渐消弱的时候,人们纷纭整理心情打点行装,准备迎接新春的第一天工作。 我们的也陆续返回工作岗位。在难得的几天假期中,他们用心视察着,感受着,给我们发回了一系列回家手记。广东、重庆、大连、泉州,天南地北聚成堆,吃“七样菜”、逛庙会、滑雪溜冰、逛大街、看大戏,且看我们如何演绎别样“年景”。 李敖神州行的时候说,这个时代不该有乡愁,这是个毛病的情趣。这些年来,关于那个叫重庆的城市的印象,几近完全来自于同行的报导:从市民选美女和火锅当城市名片,到有人花两万请芙蓉姐姐在解放碑跳了一个舞……乡愁于我而言,是一个过于奢侈的毛病。 围绕“吃”转圈 每一年回重庆过年,就是围绕着一个“吃”字转圈圈。小娃儿念着童谣“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们忙着灌香肠、熏腊肉、推豆腐、磨汤圆面、炸酥肉、蒸烧白,从尾月尾牙一直忙到除夕。除夕“团年饭”满桌都是“嘎嘎”(俚语“肉肉”),一家人点起香烛,烧点纸钱,请祖宗先人们饮酒吃饭。正月初一睡懒觉,起来搓汤元。出门上坟祭祖、走亲访友,去磁器口逛庙会,到文化宫看灯会,到哪里路边都是站着蹲着吃川北凉粉、烧烤串串和豆腐脑的人…… 湖广会馆兴庙会 所以当本地的庙会突然跟文化扯上关系,连出租车司机都有点找不到方向,虽然报纸上说这是今年重庆范围最大、节目最丰富、时间跨度最长的春节庙会。 主会场湖广会馆座落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东水门古城墙以内,由广东公所、禹王宫、齐安公所及江西会馆遗址等组成,是中国现存范围最大的古代会馆建筑群(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湖广会馆是“湖广填四川”屡次移民高潮,和内陆商埠文化昌盛的产物。偏方治疗白癜风 地方志上用“迎麻神、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来形容当年的喧闹景象,说湖广会馆内一年集会次数达两、三百次,昼夜灯火通明、丝竹绕梁。至今还保存着怡园、得胜等四个古戏台。过去湖广会馆每一年正月十四都要举行以记念大禹、乞求平安为主题的禹王庙会。今年开始复偏方治疗白癜风兴的新庙会上也有仿古的祭祀仪式、编钟表演、评书连讲、迎春书画展之类的配盘活动。不过最好玩的还是跳财神和打财气。 “打财神”最讨彩 禹王宫前的台阶上顺次放着大中小3个元宝,游客向元宝里扔硬币,扔中哪一个就有哪等福气。舞台一侧,刚才一身川剧老生打扮、扮演祭祀仪式上梢公角色的演员,拿着麦克风用力地吼:“进门打财气、打福气、打旺气咯!看得准才能打得准……”。每隔一阵子,就会有大小4个财神手捧金元宝舞蹈、翻跟头,这是游客们最兴奋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翻口袋找硬币“打财神”。这时候,主持人便开始“支招”:“他跳的时候不要打,不跳的时候莽起打,把他的脸打肿!” 讨彩头的节目总是最吸引人,财神在舞台上走到哪一个方向,哪里就有雨点般的硬币迎面掷来,有人乃至抓起一把硬币往“财神”手中的元宝猛砸。此时后排的人全都激动起来,相互推搡的人流像朝天门涨潮时候的河水。 禹王宫旁边还有棵许愿树,相传清初广东佛山有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失散3年凭仗一棵用红丝带系着金橘的大树找到对方。庙会逛累了,就近找把藤椅坐下,叫上一杯盖碗茶。 看着小学生把写着“某某,我想和你耍朋友”的红纸片扔到树上去,听讲评书的老人说四大家族时期重庆的老掌故,看街头的杂耍艺人赤条条地表演钢针锁喉,哪怕只是听街头吃酸辣粉的妇女吹龙门阵,都极有意思。1句“我劝你莫要上厕所不带草纸――想不开(揩)”,就足可说明,有一个庸俗但充满人情味的故乡,是多么可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