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35C,一个动作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季节。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飙升。

受访专家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吉云

北京中医院副院长王国华

随时摸脉搏,防住心脑血管病

  酷夏,气温与湿度相对较高,心脑血管疾病最易高发。

 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

 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专家建议,夏天应随时摸摸脉搏,观察脉搏跳动是否正常,尤其在感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身体不适时。

  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70~80次/分钟。对于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之间,跳动应均匀,节律一致。

  简单易行的自测脉搏方法是:平躺安静5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搭按在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一分钟。

5件事帮心脑血管降温

1杜绝一个动作:猛回头

  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2温差别太大

  炎热天气,不少人都会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3饮食别太油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4晨练别太早

  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5保证水充足

  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

  最后,专家特别提醒,天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而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夏季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1毛!

来源:生命时报(LT)

编辑:谢珂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诚意出品

24小时新闻热线-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djfy.com/lsqy/8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