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河医院
脑脊液检查是我们日常检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夜班凌晨三四点来个三四套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培养,这酸爽,谁做谁懂得。随着检验技术的日新月异,脑脊液检查已经不再局限在常规生化涂片培养等小小的一方天地,而脑脊液检查的各种新技能您get了吗?
脑脊液一般由临床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穿刺时应由医生进行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kpa(80-mmH2O),儿童为0.4-1.0kpa(40-mmH2O)。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均可升高。待压力测定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每管收集1-2毫升。脑脊液标本必须立即送验及时检查,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破坏、变性、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分类不准确等。存放中的脑脊液葡萄糖会分解,使之含量降低;细菌自溶或残废可影响细菌检出率等。脑脊液检查的常规必做项目在这里就不再赘言,主要来探讨下不常做的项目,即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开检查单的项目。
一、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CSF-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滴度试验CSF-RPR
CSF-TPPA和CSF-RPR的申请单神经内科医生经常会为梅毒患者开具。因为神经梅毒在临床上被称为“大骗子”,目前认为神经梅毒诊断的困难在于其并不多见,临床表现多样,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使其临床表现更复杂化,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不能提供梅毒感染病史,故神经梅毒极易漏诊、误诊。脑脊液-性病研究实验室(CSF-VDRL)实验,在神经梅毒的诊断上曾被认为是"金标准"。但由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制剂保存困难,使用时只能临时配制,临床上难以推广,故一般采用CSF-TPPA和CSF-RPR来辅助诊断,这也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大家较常见的脑脊液特殊申请单之一。
那么当我们拿到脑脊液标本后,该怎么做呢?脑脊液的TPPA稀释度与血清一样都是1:80吗?RPR也是和血清一样从原倍1:1开始倍比稀释吗?
假如医生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医院的检验工作者都按血清的稀释度做并发出报告。当然,医生不做特殊要求的原因有二:
1.并不知道CSF-TPPA是可以做倍比稀释的,并不只有1:80这个稀释度,而CSF-RPR由于实验原理的原因敏感性并不高,很难像血清(1:8)一样做出有意义的滴度;
2.医生胸有成竹,完全了解情况,仅仅是参考下实验结果。在年欧洲神经梅毒诊断指南里明确指出:TPHAindexVienna和CSFTPHA滴度是支持神经梅毒最可靠的证据;CSF-TPHA滴度或血清TPPA滴度时不可能诊断神经梅毒。国内也有文献表示,成人CSF-TPPA大于1:时对于神经梅毒有诊断意义[1],而新生儿CSF-TPPA大于1:时对先天神经梅毒有诊断意义[2]。
故临床检验工作中,遇到医生开CSF-TPPA和CSF-RPR时,不妨与医生沟通下,CSF-TPPA1:80的血清稀释度是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是否需要加做CSF-TPPA滴度?做到1:(新生儿1:)是不是更能帮助医生抓到神经梅毒这个“大骗子”呢?
二、脑脊液TORCH检查
脑脊液TORCH检查的申请单新生儿科医生较常开。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这组微生物感染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可造成母婴感染。孕妇由于内分泌改变和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原发感染,既往感染的孕妇体内潜在的病毒也容易被激活而发生复发感染。孕妇发生病毒血症时,病毒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感染胎儿,引起早产、流产、死胎或畸胎等,以及引起新生儿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损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等症状。特别在怀孕初的三个月胚胎处于器官形成期,此时受病毒感染,可破坏细胞或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增值。器官形成期以后感染病毒,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结构,并可形成持续感染,出生后继续排毒,能引起相应的病变。
问题来了,脑脊液TORCH检查该怎么做?
由于医院还是ELISA法测抗体,医院选用的试剂不同,而大多数试剂说明书上也并未注明脑脊液检测稀释倍数,甚至询问试剂厂家也不能得到满意答案,这时就要建立实验室自己的稀释度了。由于脑脊液里抗体含量很低,可以选择原倍,也就是不稀释的脑脊液直接ELISA法测定抗体含量,阴性的话发出阴性报告,假如是阳性标本,则要注意了,未做稀释的脑脊液,是没有区分IgM还是IgG抗体的,如果要区分,可以用各自的稀释液做倍比稀释,1:2到1:10,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稀释度。
脑脊液检查新技能,您GET到了吗?检验工作中,一颗认真探索的心会为工作带来很多乐趣,敬请期待脑脊液检查知多少(二)!
参考文献
1.施辛.神经梅毒临床特征与处理(二).中华皮肤病学杂志,,15(4):
2.黄维真,宁天.先天梅毒脑脊液与血清TPPA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4):-.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