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代码量过20万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近期浏览知乎的时候,关于写代码这一块讨论还蛮多,有蛮多回复写的还挺认真的,小编于是乎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最后有有奖话题讨论哦。

网友问题

最近代码写地有点想吐,每个字符都像馒头一样大,快贴到脸上的感觉。是不是不详的征兆,说明该停下来歇歇了?代码量超20万行的大神们,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你们技术快速成长的时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虽然我知道,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没有赶脚,但还是忍不住想问怎么办?

以下是对网友回复的整理

网友:ChainSera

刚学写代码的时候,脑子里有无数的奇怪设想,但是技术有限,实现不了。

写了几万行之后逐渐发现,技术都能实现了,奇怪设想倒是没了。以前的设想都逐渐由于技术成熟自己给否决掉了。

写了几十万行代码之后,现在别人说一个什么设想,脑子里就自动能够先考虑能否通过技术实现、代码怎么实现,难点在哪里,几个人做,怎么分工什么的,然后能够大致估算出工期、成本以及有那些问题了。

最主要的在于,多思考,多跳坑,多造轮子。

首先,不思考,只码代码,不去突破新的技术桎梏,那么你永远只能固步自封而不再进步,只能永远被局限于“码农”而不是真正的程序员。

其次,多跳坑。跳的坑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个地方技术不好实现,哪个地方是个天坑要躲过去,哪个地方的哪个坑应该怎么爬出来。老程序员和新程序员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再次,多造轮子。现有的轮子往往是某个大牛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造的,大牛所遇到的需求和问题未必和你一样。用别人的轮子一定要知道别人轮子好在哪里,差在哪里,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否满足你现在的需求,必须做到完全理解才行。只会用别人轮子,自己不造轮子,那么你永远造不出轮子,成为不要好的程序员。

网友:觉浅

我是一个工作了16年的老码农。

编程对我而言,只是见完客户、做完售前、讲完方案、盯完现场之后的“业余工作”。

从年1月至今,留下来的有效的代码约3万行,包括C、C#和JAVA写的。

我写程序是做减法的,也有代码洁癖。不断重构之后,最初的行顶多能剩60行。

近几年我开发的赖以吃饭的软件,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是7*24运行的。部署的地理位置分散,有的点极其偏远。所以代码质量就是利润,否则售后是要搞死人的,从成都开车到甘孜州得荣县,要两天时间。

说这个不是为了摆资格,是为了表明我的编码和工程能力,自认为对得起“工程师”这个称号。

你问20万行代码量是什么体验。在我的理解里,码20万行程序和编20万行工业级质量的代码,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网友:张立理

1、我以为,能评价一个人编码能力的绝不是"写了多少代码"。至少也得是"因为不满意而修改了多少代码"

2、如果从写的代码量来看,20W远远不够引起质变,我大学没毕业就有这代码量了,菜鸟一只而已

3、一直坚持写坚持修改到质变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发现没办法和一般的程序员愉快交流了,很多你以为理所当然根本不用解释的事情,他们会不断的问为什么,会拼命的用自己的视野反驳你,而你告诉他们的准则,他们看不到也领悟不了

网友:赵天琪

很多人说自己代码量达到XX,我第一反应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但是感觉没有20w行,10w行应该有。

个人觉得代码量和所花费的时间往往不成正比。记得大一期末大作业用C语言写了一个五子棋,花了三天,行。参加ACM竞赛,语言是C++,有的时候一天才七十多行代码,但是那是改了又改,不断精简的结果。后来学了点前端,随便代码量就上千了,用框架优化才把代码量降下来。大四为了实现论文中的算法,用Python写了几百行程序,但是却花费了一个多月。

所以你看,写代码的质量和数量没有必然关系,也和语言,实现的功能等等有关。

我想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写过比较多的代码的体验吧。个人感觉是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信。编程和弹钢琴差不多,都是熟能生巧。

至于厌烦,有的时候也会,这个时候解决之道应该是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云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djfy.com/xxzl/1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