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脱离期末的苦海,虽然考得一塌糊涂,但是作为一个工科狗,应该善于反思,少立flag多做事。因此在圣诞节到来之际,在我惨不忍睹的成绩登上成绩册前,主页君还是强忍着泪水要给自己做一个年终总结。下面就请看.9-.12我都干了什么事吧~
(我是一个很学术的分割线)
1
高考填志愿,稀里糊涂地报了一个工科的专业,我也不知道以后要干嘛,只知道工科啊,估计大学要一直读书了。暑假加了大一新生群,发现好多大神和学霸,听闻开学第一天要考数学,怕第一天就考一个倒数,吓得我暑假开始预习高数(虽然看的东西老师一个月就讲完了),开学摸底考勉强混混中游。
开学后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还要不适应,一点也没有工程基础,上课都是外国教授,就连助教的复习课也用英文上,英语听和阅读的能力又不怎么样,导致我开学到期中阶段上课没怎么听懂。下课只好自己从头看,看不懂英文教材又拿一本中文教材纠结,把课件看完了,作业看一眼,又几乎都不会。每天陷入听不懂,看不懂,做不来的死循环,最后问问室友互相讨论一下才能勉强把作业糊出来。
平时喜欢来图书馆自习
至今仍然觉得后悔的是,因为开学听力太差了,大一上的机导课都没怎么听懂。后来听说那位教授是学院最厉害的CS老师,非常后悔当初没好好吸收他课上的精华。
后来到学期中以后听课大概能听懂了,也稍微喘了一口气。对英文也没有排斥情绪了,不喜欢看英文教材的习惯也慢慢改了过来,也渐渐发现英文教材中很多推导的过程其实非常的细致,虽然看书看的慢,但是来龙去脉都能比较清楚地了解。
机导课学得还是很吃力,上课听懂他的话也不能get到他的point,有一次lab代码来不及写了,想看看别人的水水而过,后来TA严肃地跟我说不能看别人的,一定要自己写才能学会,而且这个知识考试一定会考。那时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东西自己学会了才是真的会了,一直依靠别人什么也干不成。那天一直写到半夜1点钟才把最基本的功能会用。认真听了最后几节课,跟上了机导老师的脚步,听了一节讲画图的课,自己下去试着用代码跑几个图案,画了一个鱼吐泡泡的图形,觉得十分满意。最后果然openGL是我机导学得最好的部分(机导成绩不怎么样,不要在意)
openGL的界面
大一上学的最好的应该是一门英语写作课(理工科的课完全不行啊),但是不是太喜欢那个老师,感觉他讲的东西不是太文学,写一篇不知道主题是什么的argument没什么意思,后来第二学期我就换了一个讲哲学的老师。
大一还有一件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好好学化学课,自己以为高考选的是化学,学这门课应该比较轻松,结果平时花的时间不够多,看书不够细致,考试周也没好好复习,最后导致很多学物理的同学考得比我好。后来从助教那里了解到,这门课看的就是认真和细心,跟以前的基础没有关系,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自以为是。
在大学看到一些以前成绩很牛的同学,结果大学不努力,成绩平平;也看到很多非常认真的同学,每次上课都做第一第二排,(点一个大大的赞),下课第一时间去问问题,最后成为了学霸。每次上课看到这些认真的人,就觉得十分钦佩。
宁静的书桌上开始宁静地学习
2
大一的春季比较轻松,没有太多的专业课,都是人文课。我上了一节讲哲学的写作课,觉得听听还挺享受的,没有太多语法课,没有太多繁杂的课堂讨论。每周教授都会让我们看一个哲学家和他的代表作(主要的有:Plato,Augustine,Hume,Descartes,Freud,Confucius)让同学们做一次演讲,其他人坐在下面,像个研讨会一样,互相也能学到很多。
没有太多小作文,就写两篇大paper,题目没有具体的限制,比较自由,需要research哲学家的其他作品和其他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