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c++ >> 培训学校 >> 学习荀子的参省功夫

学习荀子的参省功夫

“参省”一词,出自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著作《荀子?劝学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意为“征验”;省,意为“察”。参省,就是说君子阅读古代圣王经典著作之后,需要征验自己的实际加以考察,“参验反省”,而不能只是简单搬弄经典教条。

荀子上承孔子,却与较早于自己的孟子不同,比较重视社会生活和人的实际情况。儒家的基本思维方法都是历史法,即从文献当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大同世界,而将这个大同世界的历史经验作为现实的目标。“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体系的大目标,自从孔子提出来,后儒都接纳了。而到达这个目标的基本方法则有所侧重。到底是主要依靠统治者的心性修养,还是依靠礼制的强制规范,孟、荀之间各有侧重。对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变迁的高度重视,是荀子的一个特点。这也许跟他所处时代已经是局面大变化的前奏,秦帝国即将开启中国两千年中央集权政治的时代关系密切。

儒家把读书放在重要地位,所谓“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关于读书的态度,儒家早有论断。孔子说:要以学为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还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躬自省也是儒家的基本功夫。关于“省”,《论语》记载了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而孟子的“存夜气”、“养吾浩然之气”的方法讲解,更使内省这一儒门功夫臻于完善。孟子的方法倾向于在宁静的心态下,人的仁义礼智诸“善端”的觉醒和发扬。而荀子的方法则更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djfy.com/pxxx/5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