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导时间:
鼓楼画室7.26周二上午9-12点
仙林画室7.19周二上午9-12点(第一场贾老师)、7.26周二下午2-5点
奥体中海画室7.22周五下午2-5点
奥体海棠园画室7.22周五下午2-5点
大光路画室7.22周五下午3:30-6:30
————————————
费用:元或2张课程券
年龄限制:投稿不限年龄,本次辅导课限6岁-12岁。要求能坐住3小时,有耐心涂色,能接受老师意见的孩子。绘制要求精致。课程内容:介绍4位绘画大师,达利、毕加索、埃舍尔、蒙克,鉴赏大师作品介绍9种创作梦境的思维方法引导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精确的绘制想法,清晰表达投稿:布雷克组织投稿,原作统一邮寄报名:请发给各校区负责人
达利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毕加索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埃舍尔M.C.埃舍尔(M.C.Escher,~),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1],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出生于荷兰吕伐登市。中学时在梵得哈根(F.W.VanderHaagen)教导美术课,奠定了他在版画方面的技巧。21岁进入哈勒姆建筑装饰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三年,受到一位老师马斯奎塔(SamuelJesserundeMesquita)的木刻技术训练,他强烈的艺术风格对埃舍尔之后的创作影响甚大。年起到南欧旅居作画,早期木刻作品大多取材于南欧建筑与风景。年前后尝试描摹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镶嵌图案,开始转变风格。
作品多以平面镶嵌、不可能的结构、悖论、循环等为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对分形、对称、双曲几何、多面体、拓扑学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主要作品有《昼与夜》()、《画手》()、《重力》()、《相对性》()、《画廊》()、《观景楼》()、《上升与下降》()、《瀑布》()等。
蒙克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英文正确发音为:爱德华·蒙驰)生于年12月12日,逝于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爱德华·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推荐绘本:《疯狂星期二》推荐电影:黑泽明《梦》,宫崎骏系列电影推荐书籍:安房直子《梦的尽头》治疗皮肤病医院治疗皮肤病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