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成老板金融时报独立性将打折

近日,全球知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有了新东家:日本经济社(日经)出资约13亿美元,从英国培生团体手中买下这家具有127年历史的报纸。

这1大手笔收购案引发广泛关注。一些人开始担心,在日经掌控下,《金融时报》能否继续保持对日本企业和政府的客观报导。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通过俱乐部等制度干预媒体,压抑日本媒体的批评声音,这类做法可能影响到《金融时报》今后的荣誉。

【翻出陈年旧账】

在日经宣布收购《金融时报》后,很多媒体立即翻出4年前的1桩旧案,指责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日经不过是日本企业的传声筒。

2011年10月,奥林巴斯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伍德福德向《金融时报》爆料了这家公司的会计丑闻。奥林巴斯董事会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千方百计隐瞒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投资损失,这些亏损都以收购之名被核销。

这1重大丑闻引发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和跟进报导,但日经最初却置之不理,随后也是淡化处理。

伍德福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日本媒体对强大的权势持恭敬乃至虔诚的态度。他说,如果《金融时报》当时为日经所有,他可能不会对其爆料奥林巴斯公司的丑闻。

他说:我很担心,被日经收购所带来的潜意识影响会令其(《金融时报》)不再愿意刊登批评包括日经在内的日本企业的文章。

对外界的指责,日经社长冈田直敏辩称,在奥林巴斯事件的报导上,我们可能晚了,但这其实不意味我们隐瞒不报。《金融时报》根据自己的原则报导,我们根据我们的原则报导。

另外,《华尔街》认为,日本的媒体文化与西方存在差异,这可能会给日经收购《金融时报》带来挑战。

一名身在伦敦的《金融时报》说:对日经,明显存在耽忧。他们在暴光奥林巴斯上没有做好。

《金融时报》前安德鲁高尔斯认为,考虑到日经在金融领域方面的长时间经验与传统,《金融时报》被其收购是个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不错的选择,但是日本业与盎格鲁-撒克逊业存在文化差异,日本需要承认《金融时报》有着自己的方式。

路透社注意到,此前,一些日本企业的海外收购正是栽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差异上。在金融危机期间,野村证券压价收购华尔街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的部份业务致使了关系紧张并引发不满,而且触及了底线。

雷曼银行家们对日本的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表现得极不耐烦,而野村的资深工作人员则对雷曼员工薪酬表示愤怒。

【口头许诺独立】

在《金融时报》收购案上,日经可谓1匹黑马。过去数年,德国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团体一直与英国培生团体就收购问题展开谈判,而日经不到5周之前才开始与其谈判。

媒体认为,日经终究成功收购《金融时报》。首先是其开价高出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团体约1.55亿美元。其次,自从2013年3月日经与《金融时报》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高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面对外界的耽忧,日经主管们许诺,将对《金融时报》采取更加放手的管理方式,保持其独立。

日经社长冈田直敏说:我们会尊重彼此的管理方式和部文化,如果出现问题,我们会坦率沟通并努力找到契合点。

冈田直敏表示,此次收购重在海外推行日经的品牌,鉴于《金融时报》的品牌价值和此次收购为海外扩大带来的快车票,收购价格并不算昂贵。我们实行此次收购不是为了增加利润。我们希望加强价值。

【政府干预媒体】

虽然日经管理层给出口头许诺,但考虑到日本政府对日媒的一向干预和控制,很多人仍然担心,《金融时报》今后能否在触及日本企业和政府的报导方面保持客观。

美国石英财经站认为,收购《金融时报》不仅是日经一项战略举措,而且是更宽泛的政治对外战略的一部分。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表示我国的理念正在遭到外国人的误解。他呼吁采取措施主动搜集和传播信息,使我们得到正确理解。

今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一篇《日本政府如何干预媒体独立》的报导。报导指出,在日本,政府和之间的正式关系是通过一系列俱乐部来保持的,只有俱乐部会员才能获准参加发布会,而且只有会员才能接触相干官员。作为赋予这类特权地位的回报,日本官员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机构或部门将得到正面报导。很多时候也的确如此。

报导称,很多承认老板顺从政府,但渴望保护自己事业的他们不愿批评政府。对公司的忠实压倒了独立方面的职业道德。

媒体还注意到,自安倍上台以来,在干预和拉拢媒体方面更加主动和强硬,屡次引发国际舆论和日本界对其干涉媒体的指责。日本部份媒体也屡次进行选择性报导,选择性忽视不利于安倍政府和政策的。(张伟)(新华社特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ydjfy.com/zyyd/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