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低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阶段,家长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充足的睡眠不论对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小孩子每天睡眠应在10个小时左右,因此,家长应在晚上10时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学习。
2、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
有的家长早上不用早餐,起床后急急忙忙上班,这是不科学的,长时间不用早餐,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影响健康。孩子如果不用早餐,往往在第二节课后表现得无精打采,或焦躁不安。因为饥饿,中午又常常暴饮暴食。所以,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饱,有条件的,还应改变花样,让孩子吃好。
3、保证孩子每天饮水量
小孩子活泼好动,体能消耗大,保证孩子的饮水量,直接关系到健康。家长要提醒孩子饮水,上学时最好带有自己的水杯,至少上午、下午、晚上各饮一杯水。
4、引导孩子养成按时休息的好习惯
上学后,不比在家,按时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都有统一安排,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就会影响了统一行动。因此,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时间安排,及时督促孩子上学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孩子逐渐树立时间观念。
5、教育孩子少用橡皮
橡皮的作用是写错以后擦掉改正。应该说,用橡皮本无大错。但是为什么说要教育孩子少用橡皮呢?原因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少用橡皮是为了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这一点上说,少用橡皮的意义远远大于用橡皮。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用橡皮”,目的就在于培养孩子的认真与细心。
6、有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学后,意味着他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独立,比如,按时上下学,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按时参与活动,能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够与小朋友交往等等。在这些事情上,家长可以帮助,但是绝不要代替。如果过分溺爱,什么都由家长代替,表面上是爱,实际上是害。
真正的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能在学习上自理,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7、不要攀比衣着打扮
穿戴以简便、实用为原则,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复杂的穿戴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同时,家长之间绝不要互相攀比,比品牌,比价格,是毫无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8、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
上学后,意味着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
第一,看书时光线一定要充足,不要在昏暗的状况下阅读;
第二,阅读时姿势一定要正确,坐姿要笔直,眼睛距书的距离应在一尺(30厘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第三,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第四,坚持并认真做眼保健操,用一段眼后,或闭目养神,或站力远眺,也是有益于眼睛健康;
第五,写作业时,身体要坐直,告诉孩子记住一个口诀:“一尺一寸一拳头”,就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一尺,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前胸离桌子的距离一拳头。
9、有选择地看电视
没有节制地看电视,因为怕影响学习而不让看电视,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有选择地看电视,比如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收看少儿节目,动画节目以及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对于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都是大有好处的。不过,每次收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伤害眼睛。
10、在学习上给孩子必要的指导
在指导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指导不要变成监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边没完没了地谈话,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②指导不要变成代替,有的家长对于孩子不会的作业直接告诉答案,时间长了会滋生孩子的依赖思想;
③指导是告诉方法,告诉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④指导是鼓励,鼓励孩子不仅要做得正确,而且要做得迅速,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11、重视安全意识培养
低年级的孩子,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伤害:
①出入教室、上下楼梯时拥挤挤摔倒甚至踩踏;
②出于好奇,接触电源开关闸门;
③横过马路时不注意车辆;
④围观吵嘴打架;
⑤与陌生人接触;
⑥攀高、戏水、玩火等冒险行为。
以上各点,家长都应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12、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
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会交往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础;
第二,教育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
第三,教育孩子要诚信,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让别人感到诚实守信,此人可交。
13、鼓励孩子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
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一则近日来在朋友圈中被无数次转发的 刘墉曾说过,“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能陪在孩子身边,在孩子的记忆里,爸爸像是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那么,让一起来看看爸爸回家后在做什么?是帮忙做饭,看电视、上网,还是抽点时间陪孩子?
调查结果显示
30%的爸爸回家以后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电视和上网
对于他们来说在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更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此外,还有极少数的爸爸会把工作带回家完成。
比如:儿子已经上幼儿园的刘先生,家中经常出现的情景是自己上网、儿子自己玩。有时儿子玩腻后,希望能跟自己亲近下,或是聊聊天,但时常会被刘先生不耐烦地拒绝。“总觉得自己在单位工作一天了,回家希望上网来放松一下,虽然过后也觉得该多陪陪孩子。”20%的爸爸下班后回家陪孩子,属于标准“好爸爸”
有20%的人属于标准“好爸爸”。他们会选择回家后耐心地陪伴孩子。他们会在晚饭后到孩子睡觉前这段时间,玩点儿互动的小游戏,或听他们说说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睡前故事也是亲子活动中少不了的。
比如:在银行工作的张先生,平时应酬非常多。虽然不能保证每天都按时回家,可在张先生心中,自己每天最快乐的两段时光,都和女儿有关。“一段是早上我送她上学的路上,一段是晚上我和她聊天的时候。”为了遵守同女儿的诺言,张先生无论碰上多么重要的应酬,都会在晚上9点半以前回家,绝不错过和孩子的亲子时光。
一个父亲胜过个校长
按照中国的传统,一个家庭中爸爸要“养家糊口”,所以男性的家庭压力大,工作繁忙,加班加点工作,这导致了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而中国家庭中妈妈则具有“相夫教子”的传统责任,陪同和教育孩子也多数由妈妈负责。可是爸爸在家庭生活中真的不可缺位,爸爸可以给男孩阳刚之气,给女孩带来安全感。
爸爸一旦在这种“互动”中缺席,无疑将孩子推到了一个只有妈妈的世界里。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情感关系上,将会更加依赖于妈妈,并视妈妈为权威,久而久之可能将爸爸置于备受冷落的境地。因此,爸爸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失衡。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个校长。”
或许您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但您并不想在孩子的记忆中留白,那么请抽些时间,和孩子做这些事,让Ta知道,您真的很爱Ta!
把爸爸找回来
给“爸爸”这个称呼赋予具体含义
爸爸不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他该是高大伟岸、值得信赖又能柔情陪伴的。这些信息要传递给孩子,光说没用,要靠玩!和孩子玩在一起,这样,爸爸的形象才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变得具体。
培养“阳刚”男孩子
妈妈太温柔,性格里缺少男性特有的坚毅勇敢,如果希望男孩子身上有更多的男人味,恐怕就只能倚靠爸爸在亲子游戏中以身相授了。
培养“安全感”女孩子
爸爸要尽可能多陪伴女儿,才能让她有安全感,这对女孩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女儿从小缺乏安全感,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寻找“父亲”而导致心理障碍.
让妈妈休息一下
妈妈忙里忙外,大事小事都一把抓,长此以往,就算是铁人也是不堪重负的,所以请爸爸给妈妈一个休息的空间和时间,让她充充电,缓冲一下,才能继续当孩子的守护神。
给自己减
其实最好的放松,就是像孩子般的玩耍。所以,苦苦打拼的爸爸,何不趁着和孩子游戏的时候,好好放松一下,别让工作压力压地透不过气来。
奶爸带娃更有爱
出门看世界
1.早起,带孩子慢跑。
2.天气好的时候,带上孩子去野外郊游!
3.夏天的雨后,带着孩子去找蜗牛,看看它们是怎么背着小房子一步一步地走路呢?
4.带孩子到公园晒晒太阳,让Ta躺在您的肚子上做个日光浴。
5.带着孩子去游泳,教他学会自我保护。
6.带着孩子去买衣服,让他自己挑选,自己搭配。
7.带着孩子玩爸爸儿时的游戏,譬如抽陀螺,滚铁环,在玩乐中,感受曾经的童年。
8.每年带孩子长途旅行一次,去之前,尊重孩子的意愿,一起决定要去什么地方。
在家玩游戏
1.和孩子一起画画,看看孩子梦想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2.陪孩子看每天一集的动画片,告诉Ta,您想当里面的谁,问问孩子,Ta想当里面的谁呢?
3.和孩子玩橡皮泥,捏所有喜欢的小动物,也可以捏爸爸、妈妈还有自己。
4.选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可是当爸爸的必修课呢!
5.当妈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带着孩子给妈妈做饭吃。
6.和孩子玩拼图游戏,最好是把合影制成拼图玩,这会更有意义。
7.至少要教孩子学会下一种棋,围棋、跳棋、象棋、军旗,哪怕是飞行棋都行。
8.孩子唱歌时,请您加入Ta,跟着一起哼唱。
9.要是孩子不肯乖乖睡午觉,那就别睡了,干脆陪他玩到累,让孩子觉得您和他是贴心的小伙伴。
10.妈妈生日,跟孩子联手准备生日礼物。
11.节日时,带着孩子一起做贺卡,让孩子画画,您配文字。
让孩子感受爱
1.出差回来,带礼物给孩子。
2.平时不管多忙,也要记得给孩子打个电话,说您很想Ta。
3.当孩子从外面回家时,记得一定要给他一个爱的抱抱。您不管回家多晚,也要给他一个晚安吻。
4.当孩子兴冲冲地拿作品给您看时,哪怕再忙也要停下来和Ta一起好好欣赏。
5.和孩子约定属于您们的暗号,和孩子拥有属于您们的小秘密。
6.您不顺心时,去跟孩子谈谈,Ta的安慰会瞬间治愈您,同时让孩子明白,原来大人也是有烦恼的。
7.和孩子聊聊,Ta长大了,想做什么呢?多年以后,记得把孩子的理想再告诉他。
8.有时间,去接孩子放学吧,不过可别急着回家,和Ta一路玩回去。
9.如果是女孩子,给她梳梳小辫;如果是男孩子,和他一起去理发店。
10.如果孩子害怕了,记得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11.孩子有心事的时候,请爸爸充当孩子的“知心哥哥”;
12.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请爸爸为孩子重新树立起丢失的自信。
“爸爸多陪陪我一起去玩吧!”
“爸爸你再不陪我,等我长大了就不跟你玩了!”
爸爸们,即使您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日夜陪伴在孩子身边,也请用另外的方式来陪伴孩子成长。比如,每天给孩子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发一条关心的短信,甚至在QQ/ 由于多种原因,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不敢与老师直接接触交流,这是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敢于和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课不理解的地方告诉老师,相信老师是会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
同时,要告诉孩子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服从老师的安排,维护老师的尊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名师在线学习,提分超乎你想象!